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分别指什么_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

1、度量衡(dù liàng héng )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、容积、轻重的物体的统称。

2、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。


(资料图)

3、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。

4、度——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,量——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,衡——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。

5、很早以来,铢、两、斤、钧、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。

6、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。

7、例如《孙子算经》卷上:“称之所起,起于黍,十黍为一絫(“累”的古字),十絫为一铢,二十四铢为一两。

8、”《说苑?辨物》:“十粟重一圭,十圭重一铢。

9、”《说文·金部》:“锱,六铢也。

10、”《淮南子·铨言》高诱注:“六两曰锱。

11、”《玉篇·金部》;“镒,二十两。

12、”《集韵·质韵》:“二十四两为镒。

13、”等等。

14、2、“黍”、“粟”、“絫”、“圭”等,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,实际上早已不用。

15、“锱”、“镒”及“锾”、“釿”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,也早就不用。

16、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。

17、3、自《汉书·律历志》把铢、两、斤、钧、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,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,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。

18、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:二十四铢为两,十六两为斤,三十斤为钧,四钧为石。

19、4、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、分、厘、毫、丝、忽等小单位,南朝 梁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曾说:“分剂之名,古与今异,古无分之名,今则以十黍为一铢,六铢为一分,四分成一两。

20、”唐苏敬注云:“六铢为一分,即二钱半也。

21、”可见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“钱”当作重量单位,并且“积十钱为一两”,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。

22、5、再说分、厘、毫、丝、忽等,原是小数名称,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,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。

23、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、絫、黍等名称,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、钧、斤、两、钱、分、厘、毫、丝、忽,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。

24、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,很少改易。

25、6、但有一点须指出,宋元明清之医方,凡言“分”者,是分厘之“分”,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,二者不同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编辑: MO
下一篇: 最后一页